草莓病害與防治

李昱輝 呂理燊

  台灣草莓栽培以苗栗縣大湖鄉最多,約四百公頃,其它地區則有關西、內湖、國姓和遍佈全省之零星栽培,經營形態均以觀光果園為主。栽培品種最初為馬歇爾、福羽,民國五十九年植愛利收,至六十二年全部種植愛利收,六十八年十月引進春香,至七十九年增加豐香及少數久能早生、愛倍利等品種,目前以豐香為主要品種。草莓育苗期於五月初至九月底,均採健康苗或走莖苗育苗,於海拔400公尺以上採全日下育苗,但如在低海拔或平地皆行遮陰育苗。草莓苗一般於九月底至十月初定植,亦有更早於九月中旬定植者,但若定植過早遇颱風雨時成活率降低,初期生長亦受阻,且無法提早開花結果。一般在十一月下旬開始採收,一直到翌年三至四月底。目前草莓病害以灰黴病、果腐病、白粉病及炭疽病最為嚴重,另有葉芽線蟲為害。

重要病害
  1. 灰黴病由Bortrytis cinerea引起,遇低溫高濕時易發生,主要為害果實(圖一)外亦可為害其它地上部組織如葉片(圖二),因本病病菌寄主範圍極廣,可能早就存在。

    圖一、果實灰黴病 圖二、葉片灰黴病
  2. 果腐病主要為害果實(圖三)。由Phytophthora cactorumP.itrophthora兩者引起,兩者於田間皆能產生厚膜胞子,但只有前者能產生卵胞子,於1979年由Kao和Leu兩氏報導(3),其發生約各占一半,最近幾年則以P.cactorum為主(本文第二作者,未發表),在田間P.cactorum以卵胞子殘存,遇溫度及濕度稍高時最易發病,逢連續降雨時發病更甚,尤其於三月至五月間。若冬季雨水豐沛,則自十二月中下旬可與灰黴病同時發生,因P.cactorum寄主範圍廣,P.citrophthora能引起柑桔裾腐及褐腐病,且均早已存於台灣。

    圖三、果實果腐病
  3. 白粉病可為害果實(圖四)、果梗(圖五)和葉片(圖六、圖七)由Sphaerotheca macularis f. sp.fragariae引起,於1990年呂氏等報導(1)最早於七十四年十一月於大湖鄉發現,七十五年造成嚴重的損失,田間觀察及試驗顯示本病菌無法在平地越夏,四月初發病轉輕,至五月已看不出病徵,母株及其在夏季所生之走莖苗至秋冬亦不致發病,觀察至翌年五月皆如此。

    圖四、果實白粉病 圖五、果梗白粉病
    圖六、葉片白粉病 圖七、葉片白粉病
  4. 炭疽病可為害冠部組織(圖八)、果實(圖九)和葉片(圖十),由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,於1993年李和呂兩氏於大湖鄉發現(2)。本病在本省何時始發生,無記錄可查,初發現時發病株與青枯病複合感染者不少,造成草莓植株萎凋死亡,後來因健康苗之組織培養及母株篩選自然淘汰原則,使青枯病發病率遞減,今不再為害,但疏於噴藥管理而造成炭疽病之嚴重發生;本病菌一年四季均可存活於草莓植株上,育苗期可於葉片、葉柄,走莖發現病徵,但一般不會對植株造成嚴重為害,本田期則於草莓苗移植本田後一個月至一個半月(覆蓋塑膠布初期)植株大量死亡(圖十一),縱剖冠部可看到紅棕色斑紋是其特徵(圖八);或於翌年四月氣溫昇高時,帶病菌植株又會死亡,影響草莓產量甚巨,本病菌可為害果實、植株各部位,但以為害冠部造成植株死亡最為嚴重,而為害果實則均於四月高溫之草莓果實生產後期,對產量之損失輕微。

    圖八、冠部炭疽病。 圖九、果實炭疽病。
    圖十、葉片炭疽病。 圖十一、田間炭疽病為害引起冠腐現象。
  5. 葉芽線蟲以外寄生方式刺食草莓植株新葉及芽苞,當葉片伸展開時即呈現畸型,狹小起皺而呈捲縮葉(圖十二),嚴重被害時植株呈矮化,影響開花結果。

    圖十二、葉芽線蟲為害植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