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藥一路發20092期 (2002/03/10)        主編: 方麗萍  

主題: 土壤與微生物


土壤是一種自然體, 位於地殼地上的最上部, 由細碎的礦物質及柔軟的有機質兩
大類的固體物質所組成. 此外常有水與空氣存在於固體間的孔隙中. 土壤也是植
物的自然培養體, 一方面為植物生長的場所, 另一方面供給植物所需之大部分營
養元素.

科學界對於土壤分類不論從土壤母質, 化育天候或型態有一套科學的依據, 但是
在可耕種的條件上, 粗略分為兩類, 一是活土, 另一為死土. 所謂活土, 就是容
易耕種, 作物生長良好, 不易生病, 肥效好的土壤; 反之, 死土則是易結塊, 排水
不良, 作物不易生長的土壤. 其中有機物微粒是調節土壤活性, 影響土壤微生物
生態的主因, 所以現代化的農業, 必須關心土壤中的有機質及微生物, 因兩者息
息相關, 相輔相成, 是一永恆的循環. 對大地永續經營的唯一方法.

土壤中有無數生物的存在, 種類極為複雜, 包括動物及植物. 略述如下:

土壤動物: 大型動物, 如野鼠, 蚯蚓, 昆蟲, 蝸牛. 小型動物, 如線蟲, 原生動物
(類為單細胞動物, 主要食物為有機質, 對土壤中有機質之消化分解有影響), 輪
齒(亦對有機質之分解有影響).土壤植物,  共分為四大類:
*藻類: 多含有葉綠素, 多存在土面, 行光合作用以製造有機質. 另有些藻類生
長在表土下層, 能分解有機質, 賴吸收有機質以生活. 主要為綠藻, 藍綠藻, 黃
綠藻, 矽藻. 藻類行光合作用, 製造有機質, 放出氧氣, 並能幫助土壤固氮細菌
之吸氮力, 助長細菌及菌類之分解有機質及合成腐植質.

*菌類: 菌類為土壤中之重要微生物, 對土壤中有重要作用, 尤其是對有機質之分解. 此為不含葉綠素之下等植物, 外形為絲狀, 其菌絲或為單一的或為多枝的形成網狀, 行有性及無性生殖, 其成長細胞無運動性, 所需的能及碳素全賴有機質供給. 常見之菌類共有三種, 包括黴菌, 蕈菌, 酵母菌. 

*放射菌類: 有分枝菌絲, 產生子實體, 為單細胞植物, 在多屬好氣性, 對酸敏應
甚靈敏, 不能耐酸, 最適宜繁殖之反應為pH6.0-pH8.0., 大部分在pH5以下即限
制生長. 喜生長在可溶性鈣多的土壤中. 放射菌喜生長在稍潤的但通氣良好的土
壤中, 但比細菌更能耐旱. 在有機質含量豐富, pH不低的環境下, 繁殖最旺盛.
新墾地之發生香氣, 多認為係由於放射菌活動產生的關係.

放射菌的最大作用為分解有機質, 植物的遺體之各種成分很快貿分解成為簡單
的化合物. 抵抗分解力最強之木素及腐植酸, 放射菌亦能破壤. 放射菌將由含氮
有機物分解放出簡單的氮素化合物供作物利用. 放射菌多能產生抗生素

*細菌類: 單細胞植物, 最簡單最小的生物, 繁殖為由一分裂成為兩, 故稱分裂菌
(fission fungi), 在適宜環境, 速度繁殖驚人. 一個新生體產生只需20-30分鐘. 以
無限制的容量在土壤中增加其數量. 細菌的形狀多變化, 球狀, 桿狀或螺旋狀,
以桿狀者佔優勢.

細菌可視為土壤中之一個偉大的力量, 由於食物之供給量, 競爭及其他情況多少
受些限制, 但其對土壤有明顯重要的影響. 細菌與菌類及放射菌, 形成同一目標
的微生物群, 其數量之變動明顯受到土壤情況的影響.

細菌之體型極小, 最大的個體不過0.004-0.005mm之長, 有些細菌具有極細而運
動的毛稱為纖毛, 有時能使其在土壤水中游動, 但由於其細胞常附著於土壤膠體
的黏稠表面或浸在膠體之中, 故少有游動的發生.

好的土壤含細菌最多, 細菌以及其他土壤微生物之數量變動很明顯的受季節影
響, 在多雨地帶, 以早夏至秋季之數量最大. 細菌常以叢狀或纖維狀存於土壤中
成為群落, 常貼在土粒表面或環繞土粒, 因為該處食物及其他情況都很適合. 細
菌之存在依土壤情況而異, 尤其是食物之供給, 其增多或死亡常有極快的變動.

細菌在不良環境中, 形成休眠狀的胞子, 當環境合宜時, 快速繁殖, 在土壤中與
不良的細菌或其他菌類競爭, 以其優勢佔據土壤空間, 並分泌代謝物(抗生素)作
為武器.

對土壤微生物有初步的認識, 覺得土壤中的微生物世界實在神奇, 彼此間共生共
存, 又是各有所長, 好的菌與壤的菌相生相剋, 是適者生存? 還是在連作障礙下,
土壤中的均衡世界產生劣壁驅逐良壁? 也許在文明的21世紀裡, 又是再次需反
撲歸真, 回歸到自然的原點, 為了補償過往的耗盡, 理應再次好好診斷我們的大
地, 為土壤把脈, 注入已從缺的健康活菌, 再找回土壤的春天.  ■

http:\\www.ag168.com| 玉田地有限公司|  電話: 0919278319傳真: 02-27644109| rdai@ms1.hinet.net


查閱其他電子報